感覺大家的想法都很棒,使我學習到不少東西,先感謝大家:D
我個人的想法是,動畫作為與其他戲劇作品而言。其實以劇情來說"可以"沒有什麼不同,主要特色是在於視覺上給予的想像空間,如個人過去曾看過的水墨畫總要留白,留白的空間讓人想像,不完全真實的畫面給了人感觀上有帶入的空間,如浮世繪色塊風格、梵谷、印象派風格。
表演可以舉例國劇那種把桌子當橋樑的象徵,把臉畫的七彩等等演出方式。
與其他電視劇、電影作品不同的分鏡、運鏡的畫面特色等。
劇情上在這幾年也有很大的變動,有愈來愈多的寫實人性描寫,還有一直以來那種濃濃的日式角色內心描寫較多的風格。
這些想像會在觀眾的內心底,最後形成一種比真人更加完美的感受,因為角色或是劇情己在這種色塊的演出之中內化在自己的內心,所以這是我喜歡動畫的理由。
想像空間。
------
我的觀察主要在畫面上,有部分的人會認為不是真人無法接受,或是受限於幼時的價值觀,無法融入、接受不了。
像是我推給友人的來自新世界,前半他邊看邊罵,看到後半他的感受就完全不一樣了。
如今動畫畫質愈來愈寫實,反讓部分觀眾愈來愈能接受,所以動漫迷在台灣有快速增加的趨勢,其他的部分類似奇幻作品,可以畫出那種大龍的3D細膩動畫,目前也只有西方大片電影有資本做出那樣的特效。
這是畫面的部分。
我認為動畫畫面表現是與其他作品較大的差異。
-----
回到主題,有時會想要分出高下,我個人想法是想區分喜好的層次與階級,這樣的方式很容易形成對立,我認為這不是良好的方式,會使這些喜好與族群與大眾形成更強烈的仇恨與對立。然後媒體會出現不知道為什麼就被罵的疑惑,然後對此敬而遠之。
人被歧視或是自己的喜好被人唾棄,是一件使人痛苦的事,這種大半都與那個地區的文化有關,其實雖然台灣的多元包容性很強,但我還是會遇到那種中年對動畫一直停留在三十年前的水準的,那些我認為不需要太去在意。
我比較在意的是自己喜歡的動畫作品能不能給與他人影響力,如看了NHK,離開尼特族與直銷的自己,因為上班時業積或是課業壓力大,放鬆心情看看賣肉或賣萌可能還沒有什麼內涵的作品,看了什麼哲學或劇情片對人生有些不同的體會,這點很多電影其實都有,這是劇情的部分。
有趣的是賣萌竟然只有動漫作品才有辦法表現的漓淋盡致,這也是動漫特有的想像特色,真人作品較難表現出來。
以出版業來說,所謂的暢銷書主要是因為此書成功的賣給平常不看書的人,當然我想要說的是這個意思。
雖然集中分化出敵人來對抗是一種自古以來人性上方便利用的方式,但我認為還有更好的宣傳方式,比如說像耶穌,散播愛的方式。
我對耶穌不是很了解,但我希望能用更正面的方式,來讓不同類型的作品能夠相互尊重與接受。
感謝大家:D
PS:愈來愈懶了,直接用留言來當文章:D
留言列表